欢迎来到国家干细胞资源库
技术培训

第五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暨国家干细胞资源库第45期干细胞高级技术培训会议学术交流精彩内容回顾

发表日期:2024-11-05

2024年10月29日,第五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暨国家干细胞资源库第45期干细胞高级技术培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共邀请13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生物样本库以及相关企业代表的领域专家,围绕“干细胞的实体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现状及未来”这一核心专题,从干细胞领域的新技术进展,实体资源的管理和优化,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类器官等创新资源的开发,人工智能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精彩分享。通过这些多角度的分析和交流,为干细胞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思路。此外,本次会议期间还通过组织圆桌论坛、实地参观等多元化的交流形式,吸引了来自国内生命健康领域的近百家单位代表参会。

大会现场

学术报告精彩内容回顾

报告嘉宾:刘光慧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衰老的编程和重编程

报告内容:刘光慧研究员深入探讨了衰老的编程与重编程,揭示了人类衰老过程中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的变化。他介绍了通过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如何实现衰老细胞的年轻化,从而为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策略。通过精准筛选和鉴定关键的衰老调控基因,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针对性的“基因疗法”,这为衰老相关疾病的延缓和防治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和创新的治疗途径。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衰老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


报告嘉宾:张  勇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ISO 8472-1:2024国际标准解读

报告内容:张勇主任在解读ISO 8472-1:2024国际标准时强调,该标准是中国专家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干细胞数据管理国际标准,将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与信息共享,为各国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标准对干细胞海量数据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规定了干细胞数据互操作性框架,适用于管理干细胞数据的各类系统,为干细胞数据的国际共享、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干细胞数据管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全球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展现了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报告嘉宾:彭耀进 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干细胞研究与人类遗传资源管理

报告内容:彭耀进研究员全面深入解析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采集、保藏、利用及对外提供等关键环节相关规范,强调人类遗传资源合法合规使用在我国生物医药研究与国家生物安全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还必须充分尊重提供者的隐私权,确保获得其知情同意,并遵循相关伦理原则及技术规范。彭耀进研究员的解读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促进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合规实践,助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报告嘉宾:黄小茹 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告题目:《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解读

报告内容:黄小茹教授从《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文件起草的主要背景、文件起草过程和定位以及主要内容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她指出,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等是科技伦理治理的责任主体,科技伦理(审查)是伦理治理重要机制,开展伦理审查活动还需要相关部门、地方和创新主体的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特别是需要伦理审查复核的高风险科技活动。她强调,科技伦理审查的目的是有效应对新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与挑战,确保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持续良性发展。


报告嘉宾:饶春明 北京昭衍药物检定研究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干细胞制品质量控制研究及相关法规要求

报告内容:饶春明研究员全面概述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干细胞药物的IND申报及临床研究现状,特别强调了干细胞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他深入解读了多项国内相关法规对干细胞制品的质量管理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干细胞制品检验项目及方法。在细胞库的建立及检定方面,他强调了三级细胞库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细胞种子、主细胞库(MCB)及工作细胞库(WCB)的建立和管理。通过这些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以保障干细胞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我国干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报告嘉宾:刘玉琴 国家生物医学实验细胞资源库

报告题目:实验细胞资源的共享利用

报告内容:刘玉琴研究员全面回顾了我国实验细胞资源保藏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国家生物医学实验细胞资源库在资源建立、标准化保藏和共享服务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她指出,资源库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高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细胞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重复性。她强调,实验细胞资源在共享前必须经过全面的质量分析和鉴定,包括遗传稳定性、无菌性和生物学特性等多个指标,只有经过全面鉴定及质量分析,达到国际认可质量标准的实验细胞才能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资源。


报告嘉宾:郝  捷 国家干细胞资源库

报告题目:标准化细胞资源平台支撑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报告内容:郝捷主任介绍了国家干细胞资源库以合规性建设为基础,依托创新型关键技术、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的建设,已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质量、标准化的细胞资源,涵盖多类型、多物种,并且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干细胞资源规范化应用,提升资源价值。目前相关资源已成功支撑十余项经国家两委局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以及六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I/II期临床注册试验。未来,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将打造实体与数据双驱动的细胞资源库,提升服务能力,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生物安全提供保障。


报告嘉宾:李  鑫 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生命解码

报告内容:李鑫研究员深入概述了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融合历程,强调了大数据与AI技术在解析生命复杂性中的关键作用。他详细介绍了首个跨物种生命基础大模型GeneCompass,该模型通过整合不同物种数据信息及先验知识,可支持多种生物场景的子任务,显著提升了多种下游任务的性能。在报告中,李鑫研究员展示了GeneCompass具有定量化基因扰动模拟能力,可模拟发育发现核心细胞命运决定因子,全面表示基因在不同细胞背景中的相互关系等功能,对于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或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报告嘉宾:胡良霖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报告题目: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内容:胡良霖主任全面介绍了我国科学数据探索与实践之路,形成了全周期全维度的科学数据建设与服务体系。他强调了科学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我国在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政策体系、数据汇交、科技资源标识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成果。此外,胡主任在报告中分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在科学数据方面开展的系列工作。最后,胡主任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应用超速发展切入,介绍了科学数据的挑战与展望。同时提出数据要素价值发展路径,对于数据的共享开放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报告嘉宾:华国强 丹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类器官疾病模型库的建立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报告内容:华国强教授突出强调了自2009年以来类器官技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类器官因其与体内器官的高度相似性和药物敏感性预测准确性而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研究显示,体外培养的类器官与体内器官具有高度相似性,药物敏感性与患者疗效高度一致。类器官技术在新药研发、毒性评价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循证医学方面。国内已建立肠癌类器官的标准,推动产业化进程。随着自动化和微流控技术的发展,类器官技术在高通量药物筛选和微环境模拟中展现出新的可能性,为精准医疗和疾病研究开辟新道路。


报告嘉宾:杨秋潭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上皮类器官生理化系统构建

报告内容:杨秋潭研究员揭示了肠道干细胞区域形成的复杂生物物理机制,强调了细胞蛋白在调控功能中的关键作用。杨秋潭研究员指出,肠道类器官的体积变化对其结构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机器学习图像分割技术,发现不同器官具有相似的力学特征。此外,杨秋潭研究员提出了生物物理学在定义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的交叉融合,强调了力学指标在评估器官细胞功能和生理病理状态中的重要性,以及四维细胞生理学在提高体外培养复杂性方面的进展,为未来组织和器官构建提供了新方向。


报告嘉宾:陈跃磊 国家模式和特色实验细胞资源库

报告题目:实验细胞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报告内容:陈跃磊博士介绍了国家模式和特色实验细胞资源库的发展。自2019年成立至今,该库已收集上千种实验细胞资源,并已获得ISO9001:2015认证,支持科研和企业成果转化。提供细胞建系、体外培养等资源,助力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估,并在疫情期间提供实验细胞支持。资源库通过标准化制备和信息化管理,促进细胞资源的科研及产业转化应用。


报告嘉宾:康九红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

报告题目:干细胞应用研究与干细胞资源库建设

报告内容:康九红教授强调了干细胞治疗在现代医学革命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康九红教授指出,制定干细胞治疗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他提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在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中的最新进展。还介绍了“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自2007年起在建设与技术体系完善方面的成就,包括疾病特异性iPSC株的积累和3D无血清培养系统的开发。该资源库将继续推动干细胞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并通过国际合作加速干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以期惠及更多患者。


圆桌讨论精彩内容回顾

      为了进一步促进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会议邀请来自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林戈教授、华中干细胞库主任陈红教授、丹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类器官疾病模型库的华国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朱礼军教授以及苏州大学的胡士军教授等五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参加圆桌讨论。大会圆桌讨论环节由国家干细胞资源库郝捷主任主持,围绕干细胞领域的最新进展、数据的科研应用、类器官资源的应用瓶颈以及干细胞治疗的临床需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林戈教授分享了干细胞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心得,并强调干细胞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做了展望。陈红教授则从临床实验的角度探讨干细胞治疗的紧迫性和重要潜力。华国强教授聚焦于类器官研究的政策挑战和在新药研发中的关键作用,呼吁更多临床数据以支持类器官技术的监管认可。朱礼军教授则从数据科学的角度,探讨科研数据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强调数据共享、确权和流通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胡士军教授则关注干细胞治疗的准确性,分析如何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评估细胞治疗的效果。此次圆桌讨论不仅增进与会者对干细胞研究前沿动态的了解,而且为干细胞研究的转化应用提供宝贵的见解和建议,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圆桌讨论 

大会总结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在干细胞数据管理和资源建设方面的影响力,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平台。干细胞技术的持续创新有望显著改善人类健康,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随着大会的顺利落幕,我们期待干细胞研究迈向一个更加协同、规范、开放的新时代。


附件下载: